泛旅游开发运营服务平台

发布需求

  • 发布需求
  • 发布招商
  • 发布服务
  • 发布文章
  • 提问题
  • 马牧青:民宿起于情怀 却脱不掉一个"民"字

  • 所属行业: 旅游运营

  • 生产内容: 住宿

  • 项目类型: 其他

  • 2018-08-27

    浏览(453)

    赞(1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

    近年,随着美丽乡村和共享经济的推进,民宿作为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的桥头堡和重要载体之一,受到资本的热捧,再加上政策支持,政府力推,各种参差不齐的民宿如雨后春笋,据有关方面统计,2014年,大陆有民宿90000余家;2015年达到120000家;2016年达到180000家;2017则达到270000家,递增速度惊人。民宿业吸引了一大批有理想、有情怀的人投资民宿,这些人有传统行业的老板、教师、装修公司的老总、咖啡馆老板、旅行社经营者、职业白领,等等。

    民宿好玩,看上去很美,但民宿之路真的鲜花烂漫吗?民宿到底赚不赚钱呢?

    在异常火爆的民宿投资浪潮下,是过热的发展带来的一轮大规模的洗牌,有的走马观灯,有的经久不衰,但大多都是昙花一现,生意惨淡。

    网上有一个数据:95%的民宿在亏钱,这个数字听上去有点骇人听闻。事实上,除了少数入住率超过90%的明星民宿外,更多的民宿入住率低得可怜,甚至连日常的运营费都难以为继。据一民宿研究资深人士统计,目前大陆民宿85%不盈利,其中35%亏本;15%盈利,其中3-5%非常盈利。这与国内景区、主题公园的盈利状况几无二致。

    有道是:民宿济济遍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一边是赚的盆钵满盈,不停地扩大规模,一边却是门可罗雀,转让关门。眼看着这帮满揣着情怀的人兴致高涨进入民宿业,眼看着投入几百万开办了一间间漂亮的民宿,又眼看着一间间民宿纷纷转让……真真验证了孔尚任在《桃花扇》中的那一句:眼看着他起高楼,眼看着他宴宾客,眼看着他楼塌了。

    当大家一拥而上去搞民宿,并奔着挣大钱的目的去时,民宿“初心”就变了,行业会呈现规模化、功利化、宾馆化、大众化发展趋势,且选址、建设、文化、产品、运营等一切行为已然扭曲。

    搞民宿,如果钻到钱眼里,注定是不成功的。一味搞大规模、搞连锁、公司化运作,图谋赚大钱,甚至不考虑客户感受和原住民利益的人,请绕道民宿而行吧,因为这是一条歧路。

    一、民宿离不开一个“民”字

    民宿之所以是民宿,首先在一个“民”字,这是其与精品酒店的不同之处,它不是一个标准化服务的宾馆。

    经营者最初应该是民宿的主人,或者是有情怀的归乡者,‘民’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并且这种消费方式不是消费者创造的,而是主人提供的。

    基于这样的理念,早期的莫干山民宿和最早走向全国的民宿连锁品牌,很多都深谙优质民宿的特性,从而成为中国民宿业的引领者。

    随着民宿市场的火热,入场者激增,现在有大量的伪民宿、亚民宿、泛民宿的住宿产品,借民宿的名,打名宿的旗,堂而皇之进入市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因为早期民宿十分得消费者的心,于是就引来其他的住宿产品搭民宿的车。在抄袭和复制等乱象的驱动下,出现了一些同质化的民宿,虽然仍有美感,但是没有了独一无二的极致体验。

    民宿如果不与醇厚的、纯粹的、原真的、乡俗的文化结合,就只剩下一个空壳,就是一个标准化服务的、不具备个性的宾馆,一个只可以借宿的地方,就不成其为民宿,连一个农庄、农舍都不如。

    二、民宿起于情怀

    民宿是最有情怀的旅游投资项目之一,颇像台湾所谓的小确幸,在有乡愁、有闲情逸致的年代里,谁都希望在乐意做的事情中玩着赚钱。

    其实,第一批民宿投资者原本就没有打算赚多少钱,那是一批纯粹的梦想主义者,因其有梦想,故而对民宿注入了情怀,那是一种浸入骨子里的乡情。每一家设计独到的民宿都搭载着民宿主人一个理想主义的巧思,或为粗粝,或为精致、或为华美,或为质朴,对于那些寻着隐秘处而去的都市人,总能在这一日两日的闲适中找到被城市稀释的自由情怀。

    外来者与其说是住进一间民宿,倒不如说是住进了主人的情怀里。最初的民宿代表了一种语言,是在用心、用温情讲一个美好的故事。而这个情怀的根本是什么?还是一个“民”字。

    正因如此,在民宿兴起之时,做的人少,新鲜好玩,并把准了城里人和现代人的心动点,所以也就火了,竟然还赚了大钱。但是,民宿主人一旦开启了企业化运营,就会逐渐偏离了民宿的真正含义和原始动机,其经营模式的家庭化、亲情化和个性化,也就随之淡化和转变。

    民宿,需要情怀,盈利不是唯一目的。但是,民宿的情怀和商业化并不应是对立的,情怀和利益是民宿行业得以迈步前进的两条腿,这就是我们认为民宿的商业逻辑。

    三、民宿离不开亲情化和个性化

    民宿,顾名思义,就是在主人家里借宿。对于民宿,只有主人和客人之分,而不是经营者和住宿者之分。民宿有主人公,要有家的感觉,有归属感,有社交属性,有品牌精神甚至文化内涵,才是一个有家的温度的优质民宿。

    如果一个民俗连最基本的“家”的元素都丢掉了,还是否称之为民宿?可能就有了家庭旅馆或乡村客栈的模式。

    民宿与生俱来就是强调个性化和亲情化,民宿之所以能够迅速占领市场,能够成为国人城郊度假、国外旅游等选择的新型旅行方式,就是因为民宿充满了个性化的魅力。

    基于民宿主与客的理解,对于客人,借宿者的称呼是准确的。就相当于夜半迷路的旅行者,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突然看到一家灯火,惊喜之余,小扣柴扉,主人热情地迎进门来,盘腿坐在炕头,备上茶点,端上热饭,聊点家常。

    这种情境是一种家的感受,借宿者体验的是一种家的温暖、亲人般无微不至的体贴。当然,我这只是一种比喻,但民宿如果达到这种效果,它就成功了。

    对于现代的旅居者,感受的除了民宿所在区域的自然风光、风貌等生态环境外,更要体验当地独特的风物、风俗、风情和风味,或着地域化、特质化的主题文化,当然还有农事、农活、农节等,最好是与主人同吃、同住、同劳动。作为客人,还需要主人的特殊关顾、关爱和关怀。民宿需要浸润地域习俗,尤其是好客文化。如果做到这一点,旅居者会永远念着那份情,惦着那个家,想着那些人,想着那些事。既如此,能不再来做客吗?

    以五星级酒店的住宿体验为例,当客人入住时,就是他们在创造自己在五星级酒店的生活方式;民宿是民宿主人主动根据住宿者的情况结合自身的特点而提供的生活方式。这就是民宿和酒店的最大区别,酒店并不能常常见到工作人员,而民宿员工能常驻于民宿与住宿者沟通。

    但是亲情化和个性化不能排斥标准化,标准化也不会带来个性化的消亡。民宿是服务产品,而服务必须要有标准化为保障,例如服务设施、接待设施、管理设施等硬件上必须标准化,但是服务内容、手段、流程等方面就完全可以个性化。个性化和标准化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

    民宿是以标准化为保障的个性化商品,也就是说,亲情化服务有标准化的要求,但更重要的是不断有超出客人期望的意想不到的精细服务,只有这样客人才感到惊喜,才有不同于宾馆的亲情化感受。如果是宾馆一样机械的标准化服务,不能细致入微、体贴入微、无微不至,客人干嘛要花比宾馆数倍的钱来住服务设施不佳、而文化民俗不伦不类的民宿?

    四、民宿离不开文化

    文化是旅游灵魂,民宿同样离不开文化。我曾提出旅游规划开发“四点论”,即:旅游规划开发最终要归于市场诉求点、资源立足点、文化创意点和产品落脚点。旅游规划开发是建立在资源和市场基础上的文化物化、活化和业态化的过程,即通过“文化+创意”,上与市场对接,下与资源对接,中与文化对接,然后策划项目,设计产品,布设业态。

    民宿作为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中第二位“住”的重要环节,当然也要体现上述理念。且在休闲旅游时代,旅居甚至已成为重要诉求,是业态核心吸引力之一。

    民宿必须讲文化,因为休闲旅游注重怡情悦性,需要通过文化注入一种精神慰藉。民宿需要一个个性化的主题,可以是民俗,可以是时尚的、专题的、艺术的,总之是个性的、主题的,甚至是另类的。

    五、民宿+民俗,也许是正路

    民宿需要一个个性化的主题,可以是民俗,可以是一个艺术化的门类,总之是个性的、主题的。

    民宿最好是融入地域性文化,只有地域性才有差异性。在国外,民宿各具特色,不管当地政府怎样管理,是以什么形式来经营民宿,最终都离不开体验,一个民宿你不需要有多华丽的外表,但是一定要有内涵,能让入住的客人体验到当地的风俗文化。

    民宿离不开民间、民族和民俗,而对于旅居者,恰恰这些民间、民族和民俗的文化是最具风情、最具魅力、最有吸引力的。

    民俗是沉淀在民宿特色风貌骨子里的东西,在推崇文化体验和精神愉悦的休闲旅游时代,如果民宿设计者和经营者们只是关注建筑风貌、装修风格,而不注重民宿骨子里的风物化、风俗化、风情化和风味化的产品内容,可能就与民宿产生和赖以生存发展的市场背道而驰了。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

  • 标签: 民宿

  • 推荐标讯

    更多>

    热门问题

    更多>

    燃旅视频App下载